廣告

2025 年 11 月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彙整

VMWare WorkStation Shrink(壓縮) 磁碟方式

如果使用 VM WorkStation 建立虛擬磁碟的方式是用動態方式,則系統會依檔案越來越多而動態增加硬碟的容量,不會一次開足硬碟空間,也就是說假設我開40G空間,但是安裝完xp實際上虛擬硬碟空間只佔5G左右,不會直接就佔40G硬碟空間。不過動態模式的效能就會差一點………………

如果我應用程式越裝越多,相對的硬碟容量也越來越大,但是如果此時已經清了垃圾,也刪了應用程式,可是卻發現VM佔硬碟的空間沒變,這時候就要使用 VM tools 內的 Shirk(壓縮)功能來釋放虛擬硬碟空間。

使用此功能前建議先刪除所有的快照,然後關閉虛擬機器的作業系統,對該作業做磁碟重組:

1

2

做完磁碟重組後,再做 Shirk(壓縮) 的動作,本來這個系統佔硬碟空間23G,壓縮釋放空間後,剩下12G,有效,但是時間還滿久的就是了,建議睡前給他做,起床應該就差不多好了。

1

這邊指的壓縮倒是跟OUTLOOK EXPRESS壓縮的功能感覺是一樣的,用來釋放空間用,而不是像壓縮軟體RAR ZIP是真的在壓縮空間。

中華電信50M/5M光纖上網服務喊卡

光是這句話,就充滿矛盾 ==> 由於內部決定加速推動光纖上網10M用戶昇級至20M,中華電信停止了今年計劃推出的50M/5M服務。

到底是要增加國內網路頻寬速度?還是阻礙?我看是後者居多,內政部的考量不知道是啥,可能不知道中華電信要推50M/5M?只喊20M/2M?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中華電信就有問題,如果內政部知道要推50M/5M,那內政部就有問題…………推啥都無所謂,費用再便宜點才是真的……

========================================================================

中華電信50M/5M光纖上網服務喊卡

文/蘇文彬 (記者) 2010-06-24

由於內部決定加速推動光纖上網10M用戶昇級至20M,中華電信停止了今年計劃推出的50M/5M服務。

由於光纖用戶推廣策略轉變,中華電信停止推出50/5M光纖上網服務的構想,全力推動10M光纖上網用戶昇速至20M,讓國內想使用較高上傳速度的用戶期望落空。
原本中華電信因應國內寬頻用戶更高上傳速度的需求,計劃今年推出比現有50M/3M上傳更快的50M/5M服務,以此吸引寬頻用戶往更高速率服務昇級。但據瞭解,中華電信內部調整行銷策略,已決定停止規劃推出50M/5M服務。
中華電信數據分公司協理劉伴和表示,原本中華電信要向NCC提出光纖上網50M/5M速率,但因為策略改變,決定先以推動現有光纖10M/2M用戶昇級至20M/2M為優先,目前已暫停推出50M/5M速率服務。
光纖上網50M/5M服務暫停後,國內光纖寬頻用戶若要使用5M上傳頻寬必需申請100M/5M服務,但該服務電路月租費加上網路費高昂,至少2000元以上,並且受限於光纖網路鋪設有地區上的限制,用戶申請該服務不一定可以安裝。
目前中華電信Hinet在國內約有160多萬光世代用戶,其中多數為10M速率,20M用戶只有2萬戶,中華電信現階段除了繼續吸引ADSL用戶昇級使用光世代用戶外,也希望吸引既有10M光世代用戶昇級至20M,同時也希望加速更多ADSL用戶昇級至光世代服務。
據中華電信的預計,在國內光纖上網用戶不斷增加下,最快在今年第三季光纖上網用戶數便可能超越ADSL成為主流固網寬頻技術。目前國內光纖上網用戶整體已有186萬戶,而ADSL則有245萬戶,兩者間仍有60萬戶的落差。

一個專門在介紹 VMWare 虛擬機器的 BLOG

一個專門在介紹 VMWare 虛擬機器的 BLOG

http://vaemon.com/

邏輯問題

有三個人去旅行,要夜宿時呢找了一間旅館,旅館老闆跟他們每人收了100元,
這三個人進房後,老闆請服務生拿50元退回去給他們,服務生走在半路上想50元3個人不好分,
於是自己暗摃了20元,到了房間後還給這3個人每人10元。
3個人收下找的錢後,等於每人出了90元,3*90 等於 270,
270加上服務生暗摃的20 等於 290。
好啦,原來有300元 為什麼只剩290元,少的10元那去了?

======================================================================

這種題目,會讓人邏輯混亂……………

這題陷阱在於,90*3=270是算出房客實付金額(包含被服務生a走的20),而三名房客身上有老闆退的錢共30元,才是正確的算式。

所以房客實付的金額270不包含老闆退的30,但包含了被服務生a走的20元,題目的算式確是用 270+20,整個邏輯錯誤…….

"FoxitReaderOCX.ocx failed to load" 問題解決方案

無法用GOOGLE瀏覽器直接開啟 PDF 檔,找了一下網路,有了答案。

===================================================================================

http://www.cnblogs.com/codingmylife/archive/2010/04/20/1716687.html

"FoxitReaderOCX.ocx failed to load" 問題解決方案

      剛換了WIN7,前段時間一直用火狐在網上搜論文看。 我用的Foxit Reader做PDF閱讀器,它的火狐瀏覽器插件很好用。 但這剛換了WIN7,用火狐打開PDF文件時居然出現如題的錯誤對話框。 後google得到解決方案:

      在Foxit官網下載火狐插件,是Fzip格式的。 打開Foxit Reader,點擊Help –> Install Updates 。 選中下載下來的Fzip格式插件安裝,如果出現找不到Firefox的錯誤時。 關閉Foxit Reader,然後:

  • npFoxitReaderPlugin.dll從"..\Foxit Reader\plugins\"拷貝到"..\Mozilla Firefox\plugins"。
  • FoxitReaderOCX.ocx從"..\Users\USER\AppData\Local\Temp"拷貝到"C:\Windows\System32"。
  • 在管理員權限下的命令行提示符中運行"regsvr32 FoxitReaderOCX.ocx"。

      這樣再用火狐在線打開PDF文檔時就可以在瀏覽器中看啦!

mrxsmb 8003錯誤訊息

最近在DC server 上看到這個訊息:

1

查了一下,微軟官方說法,我是用第三種方式修改regedit,修改後就沒再看過這種訊息,應該算是有用吧。

症状

Windows NT 主域控制器 (PDC) 和 Windows NT 客户计算机在同一物理子网和同一域上。客户计算机可连接至 PDC 上的网络共享。在 Windows NT PDC 的“事件查看器”中显示下列系统事件:

事件 ID: 8003

说明:主浏览器从 >Windows NT client< 计算机收到一个服务器声明,认为它是 >NetBT< 传输上的域的主浏览器。主浏览器停止或要求作出一个选择。 在 Windows NT 客户机的“事件查看器”中显示下列系统事件: 事件 ID:8009 说明:浏览器不能设置其自身为主浏览器。当前认为它是主浏览器的计算机是 >PDC<。 事件 ID:8019 说明:浏览器不能设置其自身为主浏览器。浏览器继续试图设置其自身为主浏览器,但将不在“事件查看器”中记录任何事件。

原因

如果 Windows NT 客户计算机的子网掩码不正确或与 PDC 不同,将会出现这种情况。客户计算机试图设置其自身为子网的主浏览器,但没有成功。

解决方案

要纠正该问题,可以更改 TCP/IP 协议设置以纠正子网掩码。

updata 2006/11/27:

新增5种解决的方法:

1.禁用基于tcp/ip的netbios.

2.启用自带的防火墙,或许会有效.

3.[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Browser\
Parameters]"MaintainServerList"="FALSE"

4.禁用Computer Browser服务,这服务禁用的效果大概是在lan里面时,你无法访问别人或别人无法访问你,好像是开share之类的访问吧?

5.微软和思科的方法:RESOLUTIONTo stop the 8003 error messages, make sure the routers on the network are not forwarding UDP broadcasts, keeping browser elections on NetBT local to each subnet and enable WINS or lmhosts on the network for netbios name resolution. NOTE: Switches configured for VLAN’s (virtual segmentation) have to be configured on a per VLAN basis to prevent UDP broadcast propagation.

POSTFIX訊息:warning: inet_protocols: configuring for IPv4 support only

因為把IPV6關了,所以LOG都會看到一堆這種訊息,雖然不會影響運作,但是一堆這種訊息久了也是佔空間,看了也厭煩……..

在 /etc/postfix/main.cf 裡指定ipv4即可(ipv4一定要小寫喔,大寫不行)。

inet_protocols = ipv4

孩子犯錯不能打罵的年代

標題後還有句話,造就今日年輕人的道德品性低落………

記得小時候只要行為不端正(遲到也是),沒被揍只被念,就算很好運了,現在光念就有事,那怎麼教?自己的小孩遲到,沒看到這位父親糾正自己小孩…………實在是非好事也,只怕這小孩以後都覺得就算我做錯事,別人也不能念我的觀念。

另外這個判決的法官說,這樣公開的罵,會造成孩子精神與心理難堪,不是規勸學生的作法,個人是覺得如果這孩子還有羞恥心,請用實際行動來改進,虛心受教…………………精神與心理難堪?!草莓族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一碰就爛。

=========================================================

罵生「遲到大王」 師拘役40天2010年06月11日蘋果日報【路暢平、劉榮輝╱連線報導】南投市鳳鳴國中老師張永福,在操場當著全校學生面,透過麥克風訓誡一名常遲到的學生說:「你是遲到大王,可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希望學生不要再遲到,未料遭學生家長提告,南投地院簡易法庭昨依公然侮辱罪判張老師拘役四十天,可易科罰金四萬元。
恐引發寒蟬效應

張永福(四十二歲)昨透過學校教導主任說:「對判決很無奈!但尊重司法,等接到判決書再決定是否上訴。」南投縣教師協會理事長王汝杰說:「聽到此判決很震撼,恐引發寒蟬效應,讓老師不敢管學生,實非孩子之福。」

此案發生於去年三月間,鳳鳴國中三年級蕭姓學生因一個月內遲到九天,當時兼任訓導組長的張老師當著全校學生的面訓誡蕭生說:「你是遲到大王,可列入金氏世界紀錄。」蕭生覺得心理受傷,回家告訴在台南高分檢當書記官的父親,蕭父認為張老師公然侮辱他孩子,因而提告。蕭生已在去年六月畢業。
蕭父昨對判決也表示遺憾,他說:「老師應規過於私室,揚善於公堂。」南投地院法官陳鈴香表示,說學生遲到已達世界紀錄,是貶低他人的輕蔑言語,會造成孩子精神與心理難堪,不是規勸學生的作法;又因雙方未和解,因而判刑。

IP SAN 與 Port Trunk

最近都在看 VMWare ESXi 方案,其支援 iSCSI ,想想是未來的趨勢,很多新聞報導也都說 IP SAN 目前是價格比較低的 iSCSI 方案,後來查詢 IP SAN 的架構:

小型IP SAN 存储架构解决方案 (PDF檔)

2008年的ITHOME IP SAN企業採購特輯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8608

就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如果以網路方式傳輸 1GBps,與SERVER直接 IO 讀取本機陣列磁碟的速度不知道兩者相差多少?效能表現各又如何?

再來想到好像 SWITCH 若有 Trunk 功能,還可以將 PORT 頻寬合併,但對於這種模式的實作不了解,到底要達到什麼條件下,才能符合使用 Trunk 的功能?

題外話:看一台IP SAN可以接多台SERVER,但就我測試過的FreeNAS架的iSCSI,一次只能使用台機器連線,若使用兩台機器一起連線,會怪怪的,比方說第一台存的檔案,第二台看不到,這部份不知道 IP SAN 是如何設定?

================================================

http://armaniboy.blogspot.com/2007/05/trunktrunk-linktrunk-trunk-trunkport.html

淺談「Trunk」

發表於 20:00

「斯斯有二種,一種治…」,原本以為網路世界的Trunk也是二種(果然是菜鳥工程師),後來在實務工作碰上了Trunk Link後,再去細究才發現,Trunk有「三種」:

第一大類是在電信網路的語音級的線路中,Trunk指「主幹網路、電話幹線」,即兩個交換局或交換機之間的連接電路或信道,它能夠在兩端之間進行轉接,並提供必要的命令和終端設備。

第二種是在網路的分層結構和寬帶的合理分配方面,TRUNK被解釋為「Port匯聚」,是頻寬擴展和鏈路備援的一個重要途徑。TRUNK把多個物理Port捆綁在一起當作一個邏輯Port使用,可以把多組Port的頻寬疊加起來使用。TRUNK技術可以實現TRUNK內部多條鏈路互為備援的功能,即當一條鏈路出現故障時,不影響其他鏈路的工作,同時多鏈路之間還能實現流量均衡。

第三種在最普遍的路由與交換器領域,VLAN的Port聚合也有的叫TRUNK,不過大多數都叫TRUNKING ,如CISCO設備上頭就常用到。所謂的TRUNKING是用來在不同的交換機之間進行連接,以保證在跨越多個交換機上建立的同一個VLAN的成員能夠相互通 訊。其中交換機之間互聯用的Port就稱為Trunk Port。

=================================================================

postfix 重複收信–unable to lock for exclusive access: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訊息作怪–更新

另外發現若是 OUTLOOK EXPRESS內的帳號有設定 “在伺服器上保留備份”的選項時,若更改Outlook express的收信MAIL SERVER IP時,會出現 lock 問題。

1

分析原因大概如下:

若設定“在伺服器上保留備份”時,兩台電腦設定同帳號狀態下,兩台電腦都可以收到完整的信,也就是說A電腦收到6/10~6/13日的信,B電腦在5日內收信(這裡設刪除5日後的信),也可以完整收到6/10~6/13日的信。但OUTLOOK EXPRESS是用什麼機制來判定這兩台有何不同? 這點還不清楚。

會發生卡住的原因,研判本來A電腦解析 mail server 為外部實體IP,收過信後,再重複收信可以看到SERVER上有多少信,但是收下來的信是0封,因剛剛已經收過信了,此時再連線 WEB VPN 後,mail server 變成解析為内部IP,照理說OUTLOOK EXPRESS剛已經收過信了,但此時再按收信,正常要能順利收信,且若無新信,也只會收0封信才對,但是此時若收信,會卡在準被收信狀態(顯示 SERVER上還有多少封信以及準備要收信),再看mail server log,會發現 pop3正常收信訊息應該會有兩行:

Jun 13 20:56:15 mail dovecot: pop3-login: Login: user=<mailbak>, method=PLAIN, rip=x.x.x.x, lip=x.x.x.x
Jun 13 20:56:15 mail dovecot: POP3(mailbak): Disconnected: Logged out top=0/0, retr=2/2421, del=2/2, size=2388

pop3連線後再來會開始紅色的收信部份,但是若是上面說的狀況下,只會出現黑色連線的訊息,並不會出現紅色收信的部份,與OUTLOOK EXPRESS卡住的情形吻合。

目前的解決方式:

一、拿掉 “在伺服器上保留備份” 的選項。

二、直接在 伺服器 選項給mail server的外部實體IP,不透過DNS解析,這樣就算連線 WEB VPN 後,收信還是會直接走外部IP,不更換收信的IP位置時,在 “在伺服器上保留備份” 的狀態下測試也是可以正常收發信,不會有卡住的情形。

2

==========================================================================

今天一早,台中分註點反應有兩台PC MAIL無法收,另一台NB收發信沒問題,試了一早上,發現連VPN收信會卡住,但是不使用VPN則可以正常收發信,這就不好搞了,到底是VPN與SERVER端連線有問題嗎?可是若有問題,那NB應該也要跟著有問題。試到下午想撞牆,後來發現……………….

當有兩台電腦同時用同帳號使用 OUTLOOK EXPRESS 收發信,尤其其中一台若是使用IMAP,另一台使用POP3,MAIL SERVER就會發生 /var/spool/mail/該帳號 LOCK住的情形,此時就無法收信,會卡在那邊收不下來。

ll /var/spool/mail/ 後看到帳號被系統 lock,這時後想要強制刪除 帳號.Lock 是沒有辦法的。
1

 

[root@mail ~]# lsof | grep roger 秀出該帳號在系統中使用的狀況,這邊可以看到系統還是有卡住該使用者帳號的 POP3 IMAP等程序。
2 

 

真正的解決辦法是叫使用者把OUTLOOK EXPRESS都關掉,等個5~10分鐘,系統會自動解除 lock ,確認帳號 lock 被解除,[root@mail ~]# lsof | grep roger 內沒有POP3與IMAP等程序,再請使用者開OUTLOOK EXPRESS使用看看,應該就可以正常收信了。
4 
3

 

題外話:那卡住的時候,為何被卡住同帳號不使用VPN連線直接走外線就可以收信呢?我只想到這個合理的解釋,就是收信網段的問題,vpn收信是直接使用內部網段IP,所以內部網段造成的收信 lock 問題,與外部網段的程序是區隔開來的,當然還要試試看如果兩台PC同時用同帳號由外部網段直接收信看會不會LOCK才能確定,但是使用者已經快把我殺了,只好作罷,暫時先這樣結案…………不完美的結案。

=================================================================

mail server 用 fedora 9  postfix + dovecot + mailscanner 架設,最近常聽到有重複收信的問題,後來看LOG發現有一些時候會出現 unable to lock for exclusive access: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這個訊息,導致這封信會重複寄送,直到信完成寄出系統才會Remove 這封信,也就是說如果有使用 aliases ,如果裡面有5個收信人,結果其中一位收信人收現了這種訊息一直無法寄到使用者信箱,那麼另外四個人會一直收到重複的信,直到這五個人全部都成功寄出為止,難怪一早來又看到有重複的信………

上網查了一下,應該就是下面這位大大所說的原因,先改看看再觀察囉。

 

參考文章:http://bojack.pixnet.net/blog/post/25926521

==================================================================

目前系統的環境是 Postfix + Dovecot

這是最近出現在 maillog 訊息

Mar 15 08:49:49 mail postfix/local[4491]: C7EFD2B7C9D: to=<xxx@xxx.edu.tw>, orig_to=<xxx2008>, relay=local, delay=21, delays=0.06/0/0/21, dsn=4.2.0, status=deferred (cannot update mailbox /var/mail/xxx for user maxling. unable to lock for exclusive access: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因為郵件系統內設定有許多 Aliases,當有人正在針對特定的 Aliases 寄送信件,且此群組內某一個人正好在使用 POP3 收信時,可能就會發生 Lock 的情況,導致系統會重新再寄信該封信件,變成同一封信會收到 2 次以上 ( 大容量信件更是可怕 )

目前查了相關資訊,建議是將 Postfix 和 Dovecot Lock 的機制都設定為一樣,還不確定是否可以解決,正在觀察是否會出現相同的情況

Postfix 目前的設定

mailbox_delivery_lock = flock, dotlock

Dovecot 目前的設定

mbox_read_locks = flock dotlock
mbox_write_locks = flock dotlock

參考的資料如下

酷學園 – postfix 產生cannot update mailbox 和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Mool – maillog 出現 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記。回憶 – Postfix + Dovecot , mbox Lock 問題

Dovecot – Mbox Locking

bo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迴響(0) 引用(0) 人氣(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