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25 年 8 月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彙整

一樣的商品,生意人的商業術語,決定產品價格

我喜歡小米的雷軍,他是生意人,但誠實,台灣東西隨便加個名目就讓東西變貴,其實不就是輪胎噪音消除系統其實只是加隔音棉這個道理,想起賣水致富的商人,只說自己的水是能量水,價位立刻翻幾倍,但就是自來水!智商稅有時候可以不繳,但有時候是廠商與政府聯手起來逼你繳!例如台灣的汽機車價格!機車也是,就那萬年引擎哪有什麼新技術但卻賣你越來越貴!不過就是加個隔音棉……….

誰向經國先生建議台灣可以從事半導體產業? 是潘文淵博士

看完文獻,以前的人受人敬佩,但我沒看過台灣人感謝王文淵博士,現在的台灣人有幾個能這樣? 全都是自私自利自己好就好,看到基層的只會說基層自己不努力怪誰?眼裡都只有短視近利,沒有全民大家一起好的概念!台灣唯利是圖的社會風氣真的很糟糕!

向蔣經國先生建議台灣可以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關鍵人物是 潘文淵博士,他被尊稱為「台灣半導體之父」。

‍ 潘文淵的貢獻與建議

他是美國RCA公司微波研究室主任,擁有深厚的電子與半導體背景。

1974年,潘文淵受邀回台,在一次由孫運璿部長等人參與的「豆漿店早餐會」中,提出台灣應發展積體電路(IC)技術的建議。

他隨後閉關撰寫《積體電路計畫草案》,並成功說服蔣經國先生支持此計畫,撥款1000萬美元進行技術移轉。

潘文淵促成與美國RCA簽訂技術授權合約,並派遣台灣工程師赴美受訓,開啟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起點。

他如何影響政策

他不領薪、不作官,只收旅費與住宿費,每年回台三次,每次停留兩個月。

他成立「TAC美洲技術顧問團」,號召海外華人志工協助台灣技術發展。

他放棄美國退休金,專心投入台灣半導體建設。

潘文淵的遠見與犧牲,為台灣奠定了今日成為全球半導體重鎮的基礎。

潘文淵博士生平概覽

技術路線與產業推動
1. 技術移轉與人才培育

說服RCA以優惠條件技術授權台灣

派遣330人次赴美受訓,涵蓋設計、製程、封裝、測試等領域

建立示範工廠,完成首批IC晶片製造

2. 顧問團制度(TAC)

成立「美洲技術顧問團」,由海外華人志工組成

提供技術諮詢與產業策略,推動電子工業發展

3. 不作官、不領薪原則

僅收旅費與住宿費,每年回台三次,每次停留兩個月

保持中立與技術導向,專注產業發展

4. 推動民間化與量產

技術移轉至聯華電子、台積電等企業

促成台灣從技術引進到自主研發的轉型

後世紀念與影響

工研院設立「潘文淵文物紀念館」

成立「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設立「潘文淵獎」表彰科技貢獻者

被譽為「台灣半導體之父」,其精神影響至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