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2025 年 4 月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彙整

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主要還是要看作為-民主

少數服從多數,多數若是智障,那下場真的會很慘
#民主

安裝好WINDOWS 10 21H2 直接部給安裝網路印表機出現 0x00000709 還沒有更新可以移除

先幹譙微軟一下!

安裝好WINDOWS 10 21H2 直接部給安裝網路印表機出現 0x00000709 還沒有更新可以移除,天啊,好險有人分想了解決方案直接執行批次黨即可,但敢不敢用就看個人。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uakCJIvx4H37Dz7Km63aUfB_VJHu2qex/view

或備用區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HoYJPHvI6QBh9vN7G0H-M93JnXZb2VWG/view?usp=sharing

NETGEAR + NAS 設定802.3AD LCAP

文章出處

https://mesak.tw/hardware/6464/netgear-gs108tv2-want-use-link-aggregation-need-this-switch

想玩 Link Aggregation 但是設備不支援,該從哪個設備開始下手呢?

Link Aggregation 不算是一個很新的技術,這技術是 IEEE 標準規格 802.3ad協定中的一部份,簡單的說就是在機器中連接兩條以上的網路線,然後將速度合併傳輸,這樣可以讓你的速度在理論值上獲得 N倍的傳輸速度。過去大檔案傳輸似乎都不是非常的重要,因為寫入的速度以及網路的速度常常兩者都無法相符,但是現在有了 SSD技術,寫入硬碟的時間有了相當大的進步,網路設備的傳輸速度也有不小的進步,在區域網路內的傳輸速度的需求也隨著需求變大,以家用較能安裝的 CAT6A 網路線來看,單條銅芯網路線能負載的網路傳輸量是 10Gbps (大約 1G的傳輸量 ) ,這個傳輸量可能可以承載一般人的單次使用量,但是當量大一點的話,網路常常就不堪負荷,出現一點延遲的狀況產生。

也許有不少人有經驗,當一個 使用者在區域網路內傳輸檔案給另一端的時候,網路就會變得莫名的慢,除了網路占用頻寬之外,傳輸量不足也是一個問題所在,Link Aggregation 可以提供大流量傳輸,一次性的快速大量傳輸,可以讓你等待的時間變短,應付更多種多樣化的工作。

當然想要體驗 Link Aggregation 功能,必須要購買有 802.3ad 協定的機器,如果家中剛好要順道換無線分享器的話,個人推薦這款 Netgear R8500 不僅支援 Link Aggregation 還支援 802.11AC (AC5300) 的無線網路,規格相當強大,配裝也比較省事,不過如果你只想升級區網內的設備的話,就要選擇支援  802.3ad 協定的機器。今天要介紹這台 Netgear GS108Tv2 ,就是屬於支援 Link Aggregation 的交換器(Switch),當然還有更多功能支援,在產品的定位上,屬於企業級應用產品,家用的話就較少會應用到,不過有需求就會有產品研發出來,我想提升一下區網內的檔案交換速度,就挑選了這台 Netgear GS108Tv2 來操作。

clip_image001

因為不是家用產品,包裝上應該就有點力求精簡,沒有花俏的圖案,直接採用紙盒包裝。

clip_image002

內容物:Netgear GS108Tv2 本體一台、變壓器、說明書、光碟片,以及安裝牆壁壁掛的扣具。

clip_image003

Netgear GS108Tv2 的正面。

clip_image004

Netgear GS108Tv2 的背面

clip_image005

可以看到網路孔這面一共有八個接孔,第一個接口為 PoE ( Power over Ethernet),也就是可由網路線來供電的設備

這是根據 802.3at 協定的 PoE+ 設計,目的是用於網路線供電,可為裝置提供最大 25.5W 的功率,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邊的 PoE 是受電端,本身並沒有供電的功能,反而是可以接受上一端設備的供電,這樣一來只要你的上一層可以提供 PoE 網路線供電,你的 Netgear GS108Tv2 就可以不用接上變壓器來供電,對於節省插座空間可說是相當的有幫助

clip_image006

背面是電源接頭以及機身序號,還有一個金屬片設計應該是接地的設計

clip_image007

Netgear GS108Tv2 底部有寫明 Switch 管理介面的進入地址,以及登入密碼,設計了三向勾槽,可以方便讓機身方便裝置在牆壁上。

clip_image009

clip_image011

Netgear GS108Tv2  的大小 158 x 105 x 27mm 不算太大,提供 8 個 Port 網路口使用

clip_image012

機身本體是沒有附,當然要用在 Nas 上線材也不能馬虎,這邊是直接挑 露天的賣家訂製 50cm 的 Cat6A 線材。

clip_image013

可以看到線材的寬度相當的粗壯,少說也有 8.5mm 左右,快到一公分寬了。

clip_image014

看一下我自己之前買的Cat5e 線材,寬度大約 4mm 這個粗細程度就差很多

§ Cat6A 的速度可以支援到 10Gbit/s 傳輸頻率 可高達 500 MHz

§ Cat6 的速度可以支援到 1Gbit/s 傳輸頻率 可高達 250 MHz

§ Cat5e 的速度可以支援到 1Gbit/s 傳輸頻率 可高達 125 MHz

§ Cat5 的速度可以支援到 100Mbit/s 傳輸頻率 可高達 100 MHz

為了網路速度的流暢度,挑選了 Cat6A 也算是相當不錯的投資,至少短期內不用顧慮到線材的升級。

Cat6A 中間增加了隔板,每條絞線之間都會有一定的遮蔽程度,可以有效的傳輸資料不被干擾。

clip_image015

東西都準備好了,就準備來安裝到我之前安裝好的網路設備箱了。

clip_image016

這次把 UPS 移動到右邊,這樣就不會打架。Nas 依然放在左側,然後為了接上 Nas的雙 LAN 口,Netgear GS108Tv2 就直接放在旁邊了。

clip_image017

雖然這樣放著有點難看,不過為了方便還是先這樣固定住,反正放在箱子,沒有太大的問題。

clip_image018

機身用久了為發出微熱的溫度,最好不要跟其他設備疊堆。

clip_image019

如果可以的話找個東西墊高也是個不錯的散熱方法,圖中是我用 3D列印機 印的架高器,簡單的設計,方便就好

接下來介紹一下 Nas  端與介面該如何開啟 Link Aggregation

一樣,先進入 Nas 裡面,在控制台內執行網路選項,選擇網路介面,可以看到區網1 區網2 都已連線

clip_image020

按下新增 >Bond

clip_image021

在這邊選擇第二個選項 IEEE 802.23ad Link Aggregation 動態模式

clip_image022

然後設定原本的 ip,如果沒有指定就選擇 自動取得 DHCP,讓 Router 來配置。

clip_image023

建立完畢後就可以看到 兩個網路已經變成一個 Bond 1 。

clip_image024

展開後還沒設定完畢,目前可以看到連線狀態都是失敗的。

接著就要進入 Netgear GS108Tv2 的後台,要進入後台必須到 你本身的 Router 去找到連線的位置,如果沒有 DHCP 配發,預設的 IP位置會是 192.168.0.239,進入後台後輸入密碼 password 就可以進入  Netgear GS108Tv2 的管理後台,一般的交換器都不會有管理的介面,這台主要是針對企業應用,所以說後台介面的設定也是相當的豐富。

clip_image025

目前只需要設定 Link Aggregation (LCAP) 的模式,所以直接進入 Switching 的選項,接著選擇 LAG的 Configuration

clip_image026

直接點選第一個 LAG1 的選項,進入後可以修改名稱,接著是將要合併的 Port 給按下方框,就會指定需要合併的 Port,大部分都應該接上 第1、2 個 Port ,選擇完畢後按下右下角的 Apply 套用

clip_image027

接著打勾該選項,並且在上方選擇 LACP

clip_image028

另一種模式是靜態,不過這邊要選 LCAP 才有作用,選擇完畢後直接按下介面中右下角的 Apply 套用,接著回到 nas 的介面。

clip_image029

回到介面就可以看到 網路狀態目前跑了全雙工 2000Mb/s ,這樣一來就可以利用兩條網路線應付大量存取,不怕因為大量複製檔案或是下載造成網路延遲,如果想要跑到極限的網路,自己傳輸的電腦也需要有 LACP 的網路卡才可以支援。

本來我以為我電腦有 killer network 的網路卡,也就是雙網卡設計可以使用,不過仔細詳查主機板的規格書才寫道,Killer E2201 內建網路不支援線路匯整功能(Teaming),必須要買一片 Intel E1G42ET 的網卡,這樣繼續測試 LAN的瞬間極限傳送才有意義,不然受限於用戶端,每條線路最大也 1Gbps 的傳輸量可以使用,不過對於家庭網路環境,這樣的裝置已經能夠帶來許多的效益,也沒有必要買一台用戶端都升級到最高端的效果,在 Nas 的存取可以加快區網內的讀寫速度,就已經足夠應付一般家用的使用量。如果想要挑戰更極致的網路速度,那還需要線路網卡以及硬體的整體提升。

聰明的人都懂 百姓就只想過安居樂業的生活

聰明的人都懂

#百姓就只想過安居樂業的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OPSnIbISPA&ab_channel=%E8%A7%80%E9%BB%9E

Centos+postfix+opendkim安裝DKIM證書

20220310-若有用MAILSCANNER加入簽名功能,改到表身BODY資料,DKIM驗證會失敗,取消即可。

https://www.catidc.com/news/content/3.html

CentOS 5.x系列 官方停止更新支持后yum源失效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1-04-22 22:02:55

近期CentOS 5.x系列官方已经停止更新支持,同时官方也把yum源删除了,目前CentOS 5.x系统使用yum命令安装软件包基本都是失败,报错404 NotFound,因此需要更换yum源。

执行以下代码后即可恢复正常使用

cat  >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EOF
[base]
name=CentOS-$releasever – Base
baseurl=http://mirrors.aliyun.com/centos-vault/5.11/os/$basearch/
gpgcheck=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5#released updates [updates]
name=CentOS-$releasever – Updates
baseurl=http://mirrors.aliyun.com/centos-vault/5.11/updates/$basearch/
gpgcheck=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5#packages used/produced in the build but not released[addons]
name=CentOS-$releasever – Addons
baseurl=http://mirrors.aliyun.com/centos-vault/5.11/addons/$basearch/
gpgcheck=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5#additional packages that may be useful[extras]
name=CentOS-$releasever – Extras
baseurl=http://mirrors.aliyun.com/centos-vault/5.11/extras/$basearch/
gpgcheck=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5#additional packages that extend functionality of existing packages[centosplus]
name=CentOS-$releasever – Plus
baseurl=http://mirrors.aliyun.com/centos-vault/5.11/centosplus/$basearch/
gpgcheck=1
enabled=0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5#contrib – packages by Centos Users[contrib]
name=CentOS-$releasever – Contrib
baseurl=http://mirrors.aliyun.com/centos-vault/5.11/contrib/$basearch/
gpgcheck=1
enabled=0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5
EOF

================

來源:https://www.itread01.com/content/1542104586.html

Centos+postfix+opendkim安裝DKIM證書

2018-11-13 254

很多時候,我們自行搭建的郵件系統,在傳送郵件時,會進入收信方的垃圾箱裡,而不是進入收件箱,如果評論者用的QQ郵箱,很可能在垃圾箱裡找不到,只能自助查詢裡找一找。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我們伺服器發的郵件被標記為SPAM。使用這個網站可以檢視伺服器的發件分數http://www.mail-tester.com/,得分10在沒有特殊情況是不會被攔截的。

現在國內發信,首先收件運營商會檢測你是不是正常的使用者,避免你模仿其他人發垃圾郵件甚至詐騙郵件給使用者,避免使用者受到損失。

這裡最基礎的檢測是SPF記錄以及你郵箱的RDNS記錄,DKIM記錄主要是保證收發信的傳輸過程中保證郵件內容不被篡改,目前DKIM記錄國內貌似只有比較大的運營商在用,很多小的運營商沒有用。

國外一些郵箱尤其是Gmail還會檢測你的郵件是否配置了TLS加密,還有DMARC記錄等等這裡只介紹DKIM。

那DKIM怎麼保證郵件內容不被篡改的?

DKIM 技術通過在每封電子郵件上增加加密的數字標誌,然後與合法的網際網路地址資料庫中的記錄進行比較。當收到電子郵件後,只有加密資訊與資料庫中記錄匹配的電子郵件,才能夠進入使用者的收件箱。它還能檢查郵件的完整性,避免黑客等未授權者的修改。 DKIM 的基本工作原理同樣是基於傳統的金鑰認證方式,他會產生兩組鑰匙,公鑰(public key)和私鑰(private key),公鑰將會存放在 DNS 中,而私鑰會存放在寄信伺服器中。私鑰會自動產生,並依附在郵件頭中,傳送到寄信者的伺服器裡。公鑰則放在DNS伺服器上,供自動獲得。收信的伺服器,將會收到夾帶在郵件頭中的私鑰和在DNS上自己獲取公鑰,然後進行比對,比較寄信者的域名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則判定為垃圾郵件。 由於數字簽名是無法仿造的(準確的說是DKIM的加密演算法特別特別難,幾乎沒有人可以破解),因此這項技術對於垃圾郵件製造者將是一次致命的打擊,他們很難再像過去一樣,通過盜用發件人姓名、改變附件屬性等小伎倆達到目的。

假定我們的postfix郵件系統已經安裝好,在此基礎上新增DKIM證書。

配置EPEL yum 源

EPEL,即Extra Packages for Enterprise Linux,這個軟體倉庫裡有很多非常常用的軟體,OpenDKIM 也在其中

wget -P /tmp http://mirror.pnl.gov/epel/6/i386/epel-release-6-8.noarch.rpm
rpm -Uvh /tmp/epel-release-6-8.noarch.rpm
rm -f /tmp/epel-release-6-8.noarch.rpm

安裝OpenDKIM

使用yum命令直接安裝

yum install opendkim

配置OpenDKIM

接下來要修改配置檔案,檔案在/etc/opendkim.conf

AutoRestart             Yes
AutoRestartRate         10/1h
LogWhy                  Yes
Syslog                  Yes
SyslogSuccess           Yes
Mode                    sv
Canonicalization        relaxed/simple
ExternalIgnoreList      refile:/etc/opendkim/TrustedHosts
InternalHosts           refile:/etc/opendkim/TrustedHosts
KeyTable                refile:/etc/opendkim/KeyTable
SigningTable            refile:/etc/opendkim/SigningTable
SignatureAlgorithm      rsa-sha256
Socket                  inet:8891@localhost (這邊改預設這樣 文章內的會出問題)
PidFile                 /var/run/opendkim/opendkim.pid
UMask                   022
UserID                  opendkim:opendkim
TemporaryDirectory      /var/tmp

生成公鑰和私鑰

mydomain.com 替換成你的域名

mkdir /etc/opendkim/keys/mydomain.com
opendkim-genkey -D /etc/opendkim/keys/mydomain.com/ -d mydomain.com -s default
chown -R opendkim: /etc/opendkim/keys/mydomain.com
mv /etc/opendkim/keys/mydomain.com/default.private /etc/opendkim/keys/mydomain.com/default

把mydomain.com新增到/etc/opendkim/KeyTable

default._domainkey.mydomain.com mydomain.com:default:/etc/opendkim/keys/mydomain.com/default

接下來修改/etc/opendkim/SigningTable並新增如下記錄

*@mydomain.com default._domainkey.mydomain.com

新增信任主機到/etc/opendkim/TrustedHosts

127.0.0.1
mydomain.com
host.mydomain.com

確保你的域名mydomain.com和伺服器名稱都是host.mydomain.com

最後給你的域名新增一個TXT記錄,記錄在/etc/opendkim/keys/mydomain.com/default.txt

default._domainkey      IN      TXT     ( "v=DKIM1; k=rsa; "
          "p=MIGfMA0GCSqGSIb3DQEBAQUAA4GNADCBiQKBgQDApHRr7ZmXRaAB+RQRbP4VdMwIrIHIP18KFtXRsv/xpWc0Gix6ZXN13fcG03KNGKZo2PY+csPkGC5quDnH5V0JEhDZ78KcDWFsU6u4fr9ktVAdt6P7jWXjcyqdHOZ8+YN4cAeU4lRFNgQvdupIcByYwzPYMgBFHfJm9014HvRqhwIDAQAB" )  ; ----- DKIM key default for mydomain.com

如果你沒有新增SPF記錄可以順便新增一下

mydomain.com. 14400 IN TXT "v=spf1 a mx ~all"

可以通過http://dkimcore.org/tools/來檢測記錄是否正確

配置postfix

為了把OpenDKIM和Postfix整合到一起需要修改/etc/postfix/main.cf

smtpd_milters           = inet:127.0.0.1:8891
non_smtpd_milters       = $smtpd_milters
milter_default_action   = accept
milter_protocol         = 2

重啟服務並設定為開機啟動  (重啟opendkim時,最好不用restart,分別使用stop和start。)

service opendkim start
chkconfig opendkim on
service postfix restart

如果是centos7 則使用以下命令

systemctl start opendkim.service
systemctl enable opendkim.service
systemctl restart postfix.service
測試

1.本地發郵件,檢視日誌

1)tail -f /var/log/maillog



2)OpenDkim啟動時,正常工作輸出

opendkim[4397]: OpenDKIM Filter: mi_stop=1

opendkim[4397]: OpenDKIM Filter v2.4.2 terminating with status 0, errno = 0

opendkim[27444]: OpenDKIM Filter v2.4.2 starting (args: -x /etc/opendkim.conf)



3)當發郵件時,正常簽名時輸出

opendkim[22254]: 53D0314803B: DKIM-Signature header added

2.向 [email protected] 傳送一封郵件,會收到自動回覆

The Port25 Solutions, Inc. team

==========================================================
Summary of Results
==========================================================
SPF check:          pass
"iprev" check:      pass
DKIM check:         pass
SpamAssassin check: ham

3.或者通過 https://www.mail-tester.com/ 網站來檢測垃圾郵件匹配度

[email protected]傳送一封郵件,點選下面的 檢視你的郵件得分,也可以針對結果進行優化。

反向解析rDNS

反向DNS查詢或者反向DNS解析(rDNS)用於判定一個域名與給定IP是否互相關聯。有些公司例如AOL會拒絕沒有進行反向解析的發件伺服器發出的所有訊息,所以你必須確保你進行了反向解析。

這貨也是決定因素之一,一些國內的IDC是無法提供此服務的。但是如果你用的是阿里雲,只需要提交一個工單,提供你的IP和域名要求設定反向解析就OK了。

原文:https://fatesinger.com/1144

1 Windows 10 更新, 網路芳鄰內的電腦裝置看不到。2 網路芳鄰無法存取 Windows 無法存取 \\ 錯誤碼 0x80070035 圖解筆記僅供自己參考

參考來源:https://dessu88888.blogspot.com/2019/02/1-windows-10-2-windows-0x80070035.html

某抬特定PC 使用  \\主機名稱 無法連線出現0x80070035錯誤碼(\\IP可以),執行下面指令重新開機後還是一樣,但出錯的訊息出現很快,且有修正選項,點下去後只是把固定IP修正成DHCP抓取,修正完畢後,可正常\\主機名稱 連線網路芳鄰,使用WINDOWS 10新版畫面設定固定IP不給我設定,改成傳統網卡介面設定IP後OK,但還要測試,因為之前是使用重新加入網域方式也是時好時壞。

1 Windows 10 更新, 網路芳鄰內的電腦裝置看不到。

『以系統管理員身分』執行『命令提示字元』。

輸入下方指令:

SC.EXE config lanmanworkstation depend=bowser/mrxsmb10/nsi

輸入完後按下Enter,之後再輸入下方指令:

SC.EXE config mrxsmb20 start=disabled

輸入完一樣按下Enter,之後將電腦重開機,網路芳鄰裡的電腦裝置就會再次出現了。

列印無法完成(錯誤0x00000771),已刪除指定的印表機,處理方法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588om6d.html

可以跟微軟求償嗎?一直出包

我遇到的是 KB5008212,移除後就正常了!

=========================

列印無法完成(錯誤0x00000771),已刪除指定的印表機,處理方法

2021/12/28 來源:科技連環套

近段時間,公司同事的印表機在列印時經常出現「列印無法完成(錯誤0x00000771),已刪除指定的印表機」這樣的錯誤 如圖所示:

出現這樣的問題後,我原以為是印表機驅動問題,重新安裝驅動後,印表機仍然無法使用。接著重啟了印表機的print spooler服務(有的人說重啟print splooer服務可以,但我親測是不行的),仍然無法解決問題,在網絡上搜索了很久依然沒有找到答案。

後來終於在一篇文章上看到了解決方案,問題根源是微軟的更新補丁代號KB5006670/KB5006667/KB5006672/KB5006669/KB5006675/KB5005539等補丁,也就是說把新安裝的補丁卸掉點即可,但有個問題實在讓人抓狂,就是win10系統,無法完全關閉自動更新,所以有時候這些補丁還會安裝上。

以下是卸載補丁的過程,以win10系統為例

1.從開始找到windows系統,也可以直接進入到控制面板中

2.打開後,裡面有個程序,點擊,查看已安裝的更新

3.找到新安裝的補丁,刪除

補丁刪除後,印表機即可正常運行。

最後,現在有個問題想和大家討論下,win10無法徹底關閉自動更新,過一段時間補丁還會裝上,大家有什麼好辦法關閉自動更新嗎。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588om6d.html

主機板與機殼銅柱螺絲規格

借用賣場連結
https://www.ruten.com.tw/item/show?21906772550969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更新 IBM 或 LENOVO X SERVER 3650 M3–7945 相關韌體

請改到 Lenovo 官方網站抓取 Lenovo XClarity Essentials (LXCE) (OneCLI, BOMC, UpdateXpress)

https://datacentersupport.lenovo.com/tw/zh/products/servers/system-x/system-x3650-m3/7945/downloads/driver-list/component?name=Lenovo%20XClarity%20Essentials%20%28LXCE%29%20%28OneCLI,%20BOMC,%20UpdateXpress%29

相關設定基本上跟這篇差不多,重點這版本可在WINDOWS 10下執行燒成USB開機模式

https://www.weithenn.org/2014/01/ibm-xserver-firmware-upgrade.html

===================

如何更新 IBM xServer 伺服器 Firmware 版本

by Weithenn on 星期三, 1月 15, 2014

前言

本文將實作如何正確更新 IBM xSystem 伺服器相關組件的 Firmware 版本,以下為簡述整體操作流程,詳細內容可參考 IBM ToolsCenter Bootable Media Creator Installation and User Guide 文件。

實作環境

  • IBM xSystem 3550 M4 Server
  • IBM Bootable Media Creator (ibm_utl_bomc_9.51_windows_i386.exe)

製作自動更新 Firmware USB

1. 首先至 IBM 網站,下載 IBM Bootable Media Creator (BOMC)  Firmware 更新工具,此次實作點選「Microsoft Windows v9.51」項目,便會下載執行檔 ibm_utl_bomc_9.51_windows_i386.exe。

2. 下載完成後,執行該工具準備建立更新 Firmware 工具,將會依照該工具的要求將相關型號伺服器的 Firmware 進行下載後,建立 ISO (CD / DVD) 或 USB 開機媒介。此更新 Firmware 工具「不必安裝」直接執行即可,點選「I accept the terms in the license agreement」項目,同意軟體授權條款。

3. 在 Welcome 頁面中,若之前有建立過並且將設定儲存,可以勾選「Load in a previously saved configuration」項目準備載入先前的設定檔,或者勾選「Check for the latest version of this tool」項目檢查此工具是否有新版本釋出,此次實作環境因為是初次執行且已經下載最新版本,因此直接按下 Next 鈕繼續。

4. 在 Media Purpose 頁面中,此次實作環境勾選了「Updates、Diagnostics、Enable Task AutoRun (Updates)、Create media to use a text-based user interface」 等項目,勾選最後一項的原因是,有時採用預設的 GUI 畫面更新到一半時可能會卡住不動的問題。

5. 在 Acquire Location 頁面中,時請選擇「Check the IBM web site、Latest available individual updates」 二個項目,也就是下載時檢查是否有最新 Firmware 版本 。

6. 在 HTTP Proxy 頁面中,請視您的網路環境選擇作為稍後下載時的設定,本次實作環境選擇「 Do not use proxy」項目。

7. 在 Targeted Systems 頁面中,看您需要更新 Firmware 版本的伺服器機型進行勾選,本次實作環境為勾選「System x3550 M4」。

8. 在 Target Directory 頁面中,選擇稍後下載的 Firmware 檔案要存放的路徑,本次實作為存至「C:\temp」資料夾當中。

9. 在 Media Format 頁面中,為設定當最新 Firmware 版本的相關資料下載完成後,要匯出的媒介是什麼,此工具支援三個開機媒介分別是: (此實作環境選擇 USB 項目,並且該 USB 隨身碟為 F 槽!!)

  • CD/DVD: 會匯出 ISO 檔以便後續進行燒錄光碟片的動作。
  • USB:  將相關開機檔案及 Firmware 寫入至 USB 裝置,請在執行此工具以前就將 USB 裝置插入至電腦,否則屆時此工具無法動態偵測到 USB 裝置。
  • PXE: 此項目僅適用於要大量更新多台伺服器 Firmware 版本時使用,並且要配合 PXE Server 及相關機制才可運行。

10. 在 Confirm Choices 頁面中,將剛才所互動設定的資訊列表讓您再確定一次,您可以按下 「Save」鈕將設定存檔,以便後續有同樣需求時可直接使用。

11. 在 Creation Progress 頁面中,您可以看到開始下載相關檔案如 開機工具、Firmware…等 (下載的檔案,便會儲存至剛才所指定的 C:\temp )。

12. 相關檔案都下載完畢後,因為我們是選擇製作成 USB 開機媒介,因此工具會提醒您所指定的 USB 裝置將會被格式化,格式化完成後就會將相關資料寫入 USB 裝置內,請按下「確定」鈕執行將資料寫入 USB 裝置的動作。

13. 寫入完成後,工具會提醒您可以退出 USB 裝置。

進行 IBM xServer 伺服器 Firmware 版本更新

1. 將欲更新 Firmware 版本的伺服器,其相關資料進行備份完成後機器關機 (拔掉電源線),
插入剛才製作好的 Firmware 更新 USB,開機時您可以看到此次實作的機器目前顯示的相關版本:

  • UEFI Build Ver: 1.30
  • IMM Build Ver: 1.97
  • Diagnostics Build Ver: 9.28

2. 開機後,出現系統提示畫面時請按下「F12」鍵,選擇由 USB 裝置開機 (USB Storage),此次實作環境因為將 USB 裝置插在 IBM x3550 M4 伺服器的前端,因此選擇「USB2: Storage – USB Port 1 Front」項目。

3. 順利指派  USB 開機後,可以看到進行 Firmware 更新模式 (可看到是利用 Linux 客製化工具)。

4. 開機偵測流程完畢後,便會出現更新項目視窗,您可以按 Page Down 及 Page Up 鍵,查看有哪些項目可以進行版本更新。

5. 您可以依環境需求更新需要的組件版本,或者按下「S」鍵也就是執行 S(Select All) 項目,此時會自動選擇更新所有組件項目 (所有項目前面都有 * 號)。

6. 接著按下 「A」鍵,也就是執行 A(Apply All Selected) 動作更新所選擇的 Firmware 項目,系統開始進行 Firmware 版本更新。

7. 更新完畢後,會顯示每個組件版本更新的資訊,如 Reboot 欄位顯示是否需要重新啟動伺服器以套用生效「Reboot Required to take effect」,以及 Status 欄位顯示組件版本的更新結果「Successfully Installed」。

8. 你可以按下「V」鍵,執行 View Log 的動作查看更新過程的記錄,若要離開的話按下「ZZ」即可脫離日誌查看模式。

9. 按下 Q(Quit) 鍵後選擇 Yes 準備離開。

10. 再次按下一次 Q 鍵確認離開,此時伺服器將會重新啟動 。

檢查 Firmware 版本是否更新

此時將會視組件 Firmware 更新內容,讓伺服器重開幾次 (此次實作環境伺服器重開四次),更新完成後在開機畫面看到相關組件版本都更新完成:

  • UEFI Build Ver: 1.30 -> 1.60
  • IMM Build Ver: 1.97 -> 3.70
  • Diagnostics Build Ver: 9.28 -> 9.45

三國與台灣近代史(50~110年代)

三國的遊戲或戲劇中我為何喜歡蜀國

1.劉備在裡面是個會照顧百姓,百姓優先的角色,(當然現實中劉備是否如此就不討論)

2.劉關張三結義,這是對朋友的忠誠

3.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勇猛與正派

4.諸葛亮,有才能的人助賢主,正面三觀相同。

5.趙子龍,也是化身正義的形象,三進三出只為救阿斗。

6.招降馬超與姜維

在了解歷台灣近代史後,與現在回頭驗證我有經歷過的台灣歷史

劉備–比較像早期國民黨,對百姓照顧有加,把百姓放第一位經營國家

阿斗–跟李登輝後的國民黨一樣扶不起

董卓–這五年多來跟民進黨一個樣,百姓死活無關緊要,自己奢華糜爛,用的人才都是些負面的居多

呂布–綠色立委議員、1450與側翼,這些人跟呂布一樣戰力很強,很會使用離間計,網路帶個風向自導自演非常厲害,其實這比戰爭還有效果,但這些都用在幫董卓這種人身上,像不像呂布?

曹操–目前看來中國越來越有曹操的味道,已經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國!